养殖户关注!3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复制链接]
查看1947 | 回复0 | 2025-3-1 14: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功在越冬前,利在开春后”。贵州省3月份气温、水温逐步升高,但仍有寒潮的入侵。开春后,鱼体越冬结束,体质较差,需警惕暴发性病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病情预测
本月我省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水霉病,池塘养殖区域要高度重视。其中,以越冬综合征、水霉病为主的疾病可导致大宗淡水鱼在开春季节出现不同程度暴发性死亡。此外,还需预防养殖水体蓝藻爆发或者倒藻发生,危害养殖动物健康。
二、防治措施
(一)越冬后鱼体相对较弱,应尽量保持较高的水位,适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保持优良水质和溶氧需求。加水或换水要少量多次,切忌大排大灌;对养殖池、进排水管道、生产工具定期用氯制剂或碘制剂进行预防消毒,降低水体中病原密度,避免交叉感染。
(二)选苗放苗:选购苗种时要从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种苗场购买,并要求提供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放养的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来源一致,放苗前要做好清塘消毒、培水和病害防控工作。
1.苗种放养前10-15天,及时做好清塘消毒。带水消毒按水深1米每亩用125-150公斤生石灰或10-12公斤漂白粉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泼洒时注意不要留死角,边角位均要泼洒到位。
2.下塘前认真“试水”,池塘药性消失时及时下塘;同时注意养殖动物与塘水的放养温差不超过2℃,避免应激反应。
3.鱼苗放养前可用3-5%漂白粉或8毫克/升硫酸铜浸洗10-15分钟,或用3-4%盐水浸泡5-10分钟,注意观察鱼苗反应及时处理。
4.预防苗期气泡病。严格控制池塘施肥数量;天气连续阴天后转晴,尤其是晴后无风天气,要注意开启增氧机曝气;若水体溶氧过高时,可向患气泡病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食盐,每亩用4-6kg食盐,及时控制,同时注、换水。
5.预防倒藻。倒藻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导致水色骤然变清、变浊(有黄浊、白浊和粉绿色的混浊之分),甚至变红的一种现象,会导致鱼虾藻类毒素中毒、缺氧、发病、死亡等。为了预防倒藻,最为关键的是调水。如果已经发生倒藻,加注新水和解毒是最好的方法。
(三)预防小瓜虫病、水霉病:1.彻底清塘,以杀灭寄生虫幼虫和中间宿主。2.定期使用生石灰、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投喂优质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等,以增强养殖对象的抗病力。3.捕捞上市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刮伤之后应立即用聚维酮碘等消毒。4.治疗方法:小瓜虫的治疗可用青蒿茉拌饵投喂,有条件的可把水温提高到20℃以上;水霉病的治疗可用食盐水浸泡或五倍子末拌饵投喂。
(四)预防细菌性败血病和肠炎病:1.不投喂变质的饲料。2.控制放养密度,调节水质。3.大蒜素粉拌饵投喂。
(五)防“泛池”。3月天气变化较大,池塘溶解氧易受影响,养殖户需特别注意水质变化,勤巡塘,注意增氧机开放,避免发生缺氧泛池的情况。
(六)“越冬综合征”主要症状是体表出血、溃疡,继发水霉病,部分塘口发病大宗鱼无明显症状。
防治该疾病需做到以下几点:
①做好饲料投喂管理,提高越冬前期饲料品质;
②开春后应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投喂量;
③及时检查鱼体;
④做好肠道保护,适当添加有益菌拌饵投喂;
⑤及时改底、彻底清塘。
(七)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http://www.adds.org.cn/,可查询更多疾病防治方法,自助诊断疾病,联系专家咨询诊疗。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