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的泥鳅一天天变少,原因何在?

[复制链接]
查看1574 | 回复0 | 2020-5-4 19: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养泥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泥鳅苗放下池塘好好的,养殖一段时间后感觉泥鳅好象变少了,到收获时才发现,池塘的泥鳅数量少了许多,导致产量非常低。这是怎么回事呢?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现泥鳅死亡,没有涨水、漏水逃跑现象,更没有被盗情况,这是为什么呀!

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新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泥鳅根本就养不好。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新手不容易查觉,这是泥鳅的天敌,虫害和鸟害造成的。虫害主要是蜻蜓幼虫、水蜈蚣等,鸟害主要是夜鹭和白鹭。

1、防虫害

泥鳅苗下塘前,池塘应彻底进行清塘处理,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75公斤兑水,趁热全塘泼洒,隔一天逐步加深水位,及时采用氨基酸培水膏、生物肥等培水。经过5-6天的培水,泥鳅苗即可适时下塘,在蜻蜓活跃的季节会发现其在水面点水产卵,快的几天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当发现有幼虫出现则应及时驱杀,若此时泥鳅苗未达3厘米规格,可用吡虫啉兑水泼洒,泥鳅苗达3厘米以上,则可用蜻蜓克星泼洒。当泥鳅苗体长达6厘米以上时,就可抵御虫害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防鸟害

鸟害危害较大的是夜鹭和白鹭,特别是夜鹭晚上出没,不仔细根本发现不了,而且一只夜鹭或白鹭一天可以吃掉20条左右的泥鳅。养殖户采用放鞭炮、拉驱鸟带等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唯有将池塘拉上鱼线,或盖上鱼线网就可以避免其危害。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