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网箱养殖饲料投喂时应注意那些技术要领?

[复制链接]
查看820 | 回复0 | 2020-6-21 11: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饲料投喂混乱在鱼群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抢料”,且一定会造成个体分化并且分化会随时间加剧。



肠炎和肝胰脏的问题会周期性的出现,个头越大的鱼死亡率也越高。鱼群吃料混乱会给脆弱的肠道带来机械性的刺激。



时间积累机械性肠炎就无法避免。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攻破肠道粘膜庞大的免疫系统,引发感染和毒素积累。



细胞和组织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攻击而出现解体和坏死,进一步加强内环境中毒素的积累,加重肝肾负荷导致肝功能减退和组织变性。



这样带来的不利后果包括,肝脏的蛋白合成停滞,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不利因素能够进行不断的放大最终是机体的崩溃造成死鱼。



(一)有序:要从“驯鱼”和“驯食”开始



草鱼驯化关键在饲料投喂上,在鱼苗阶段就要有意识的去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有序:要从“驯鱼”和“驯食”开始



草鱼驯化关键在饲料投喂上,在鱼苗阶段就要有意识的去做。




网箱投料需要将鱼群调动起来,在网箱正中一个圆形区域内顺时或者逆时针的投喂,鱼群会随之有序的旋转。



每次投料保证投料区域不重合,投完一圈分5次以上完成,保证同一区域的草鱼在吃到下一颗饲料前的时间间隔。



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避免鱼群个体之间的争抢,达到安静有序平稳吃料的状态。



饲料投喂频率过快或者投料区域的大量重叠会让鱼较长时间的停留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因鱼体缺氧而烦躁弄水(在水库网箱中常见)造成混乱。



“混乱”是网箱鱼病的最大诱因。



投料除了“四定”还要特别注意“定人”,投料习惯的突然变化能够造成鱼群极大的混乱,一次换人投料通常在4~5天就很可能会出现死鱼高峰。



这种教训在养殖实践中遇到的太多了。网箱投料时强烈建议使用音乐驯鱼,投料过程中使用激昂振奋的曲子,结束后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这种办法可以降低鱼病的发生,同时方便管理。



(二)准确:精打细算,减少浪费



“一斤饲料有多少颗?”、“网箱中有多少尾鱼?”、“饲料投喂比例怎么安排?”这些都是有实用价值的问题!!!



弄清楚答案在鱼群吃料有序的情况下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每条鱼每天吃了几颗饲料?”



在鱼病高发季节如果网箱中的鱼群有序驯服,就能够在饲料投喂量减少的前提下保证每条鱼能够吃到3颗以上药量充足的饲料。



这一点对于鱼病的控制有很好的实用价值。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做到根据鱼群的总重结合不同阶段的投喂比例,每一个网箱的投喂量可以精确到“一两”。



每一天、每一餐、每一箱的投喂量都要经过称量并且准确记录,每15天对鱼群取样称重一次(驯化到位的鱼不怕人,有时甚至可以直接用手从网箱捞取)。




对比饵料系数和投喂总量评估半个月的养殖效果(及时发掘问题,饲料、病害和管理方面)。



重新确定鱼群总重,并以此为基础确定饲料的新的投喂量,用5餐的时间缓缓加料。准确投料是养殖高效益的前提。



(三)高效:饲料最大限度的长鱼才是王道



“护肠道”、“保肝胆”、“强体质”是必须坚持的三项准则!草鱼即便是在最健康的状态下对于饲料的消化比例也是很低的,吸收程度更是有限。



草鱼经常出现肝胆和肠道的问题,在这两个方面每年白白浪费掉的饲料价值是惊人,而很少有养殖户会注意到这方面!!!



由此导致的“隐形损失”是普通养殖户赚钱和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定期进行肝胆调理,定期拌料加些五黄粉和肝胆康,可以有效防止鱼肝胆出现问题。



同时拌料加些VC可以有效提高鱼群抗应激能力同时养护肠道是提高养殖效益的有力的保障。



此外,在投料之前对饲料进行相应的厌氧发酵处理,也就是预处理,能够提高饲料的消化程度进而提高饲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网箱养殖属于高密度、集约化,对于管理水平的要求很高,从“入门”到“规模化养殖”需要管理技术的不断优化,而饲料投喂又是重中之重。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