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的中后期管理,你真的了解吗?

[复制链接]
查看770 | 回复0 | 2020-7-2 2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池塘养殖进入中后期,随着投喂量的增加及残饵粪便的逐渐积累,池塘污染物增多,池塘负荷越来越大,不可避免的造成各种水质问题。

1.溶解氧偏低:养殖中后期的池塘普遍存在溶氧偏低的情况。鱼早上吃食差,甚至不吃;鱼缺氧浮头;水变倒藻、水质指标恶化等等。长期低氧,养殖池塘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导致养殖不顺利,影响最终的养殖结果。

养殖中后期之所以溶氧偏低与饲料投喂量的增加及残饵粪便的积累有很大关系,投喂越多,残饵及粪便积累越多,形成的有机质及底泥耗氧量就越大。池塘中的耗氧物质有很多,包括底泥、有机质、活菌、浮游生物、水产养殖动物等,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及藻类、菌类的繁殖,池塘耗氧量也会增加,而藻类老化死亡后又进一步增加了水体有机质的含量。

2.氨氮高,亚硝酸盐高:控制好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是保证水产养殖成功的关键。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饲量增大,残饵粪便等耗氧物质的不断增多,温棚养殖密度高,藻类不足或是剧烈天气变化,外源水氨氮的进入等因素,会导致水体氮循环出问题,此时氨氮、亚硝酸盐就会不断升高。

3.藻类水华:各种藻类的水华,也是养殖中后期经常见到的水质问题,尤其是鞭毛藻水华。养殖中后期水体有机质较多,为鞭毛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鞭毛藻类具有运动能力,一部分还生产藻毒素。由于鞭毛藻运动能力较强,耗氧也会比较多,这就容易造成池塘缺氧情况的发生,进而影响鱼虾的生长。

4.藻类含量高、透明度低、水色浓的池塘,会减弱中下层水体的光合作用,中下层水体产氧能力下降,同时藻类的新陈代谢导致死藻量较大,也会造成底质恶化加快。

因此,在养殖的中后期,保持养殖池塘水体的相对清爽非常重要,那么,在养殖中后期该如何肥水呢?



养殖中后期肥水方法



养殖中期:养殖中间此时投料量越来越大,养殖动物残饵粪便越来越多,大部分藻类开始老化,传统养殖中,不补藻、少补肥或者只补菌,有益藻类吸收不到营养开始转藻,有益藻越来越少,有害藻渐渐形成优势种,平时不测水质指标,不镜检,管理靠看水色,通过养殖动物吃料状况判断水质,养殖动物开始减料,或者水发红、发蓝,大量的有害藻爆发才意识到,控制有害藻并且大部分养殖户选择消毒、杀菌、杀藻,正常的维护要及时根据指标判断,补菌、补藻或者补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殖后期:到了养殖后期,水体有机质多,注意多用菌少用肥,适当补充藻种;溶解氧和pH高,藻类生长旺盛,多补菌少补肥;溶解氧和pH低,藻类不正常生长或者生长慢,补藻或者补肥,氨氮高时用菌补藻种,补不含氮肥(藻动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养殖中后期还需要合理投喂。要根据养殖品种吃食量合理的投喂,如投喂下去的饲料养殖品种吃不完之后又会影响到水质,导致池塘氨氮、亚盐等超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先控制下投喂量甚至是停喂都可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