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710 | 回复0 | 2020-9-16 18: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为我们带来更好生活的同时,大量人类活动对水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日益加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径流等造成水质不断恶化。

其中,以水体富营养化为典型代表问题。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因为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盐及其他有机物质汇集,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甚至耗尽,从而使水体水质恶化的过程。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绿色或者红色水体。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什么原因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可以分为外源输入和内源释放两个方面,其中外源输入又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

1、外源输入

(1)点源污染

外源输入中的点源污染主要是由于水体周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大量的含磷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的无序排放,以及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超标,水生生物迅速繁衍,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2)面源污染

外源输入中的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大量的农业活动导致水体中营养物质负荷升高。在降水、农牧地区、城镇地区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地表积累的农户过量使用的农药、畜禽粪便、农田秸秆以及土壤中的腐殖质直接随着地表径流直接排向水体,造成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大幅度上涨,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2、内源释放

内源污染主要是由水体底泥导致。水体底泥主要是由于沉降作用和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引起的污染物积累,营养物质丰富,加上风浪会增加水流速度,搅动底部的淤泥,使其更容易释放养分,这些营养物质为藻类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当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死亡后,细菌为分解这些残体大量消耗湖底的氧气,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缺氧的环境使各种营养盐,尤其是磷酸盐的矿化减慢,从而使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产生富营养化现象并伴有极其强烈的腥臭味道。


如何防止水体产生富营养化?

1、外源输入的防治措施

外源输入是目前我国大多数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原因,控制通过地表水进入湖泊的污染物总量,是目前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防止藻类水华暴发的最根本的手段之一。

(1)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才允许排放。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违规排放尤其是工业废水进行严格处置。

第二国家要加大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入,对缺乏完整污水收集系统的水体,建设或改建水体沿岸的污水管道,将污水截流归入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

第三要严格控制含磷洗涤剂的使用,生产不含磷的洗涤剂,同时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第四要加强对湖库内水源涵养林管理与保护,恢复湖库植物多样性,发挥植物拦截污染物的作用。

第五要对水体周围的旅游参观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严禁向水体中乱丢垃圾。

(2)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减少整个地区的空气污染来降低雨水中的氮,同时做到将水体周围垃圾清理干净,避免其混入地表径流加重污染。

在农业生产方面,第一要倡导使用生态肥料和农家肥等,尽量少使用磷肥和农药。第二要大面积推广农业新技术,利用二次水灌溉农田,构建生态农业系统。第三有关部门要定期对农业用水、农村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防止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到河流中。

研究表明,目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主要还是集中在控制面源污染上,尤其是控制高氮磷含量的污染物的输入,而且相比于点源污染,其污染面积大,影响时间长,更不容易治理,所以需要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治理。

2、内源释放的防治措施

治理底泥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疏浚技术清除水体中富含营养的底泥。利用机械设施,将堆积在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浑浊的水状,让其随着水流走,从而达到净化河道的作用。但此方法一般工作量较大、较昂贵,而且过程中大幅度的搅动可能会对水体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具有一定的风险,一般只用于营养盐含量非常高或者已经基本上富营养化的水体。

如今一般重点利用水生生物如水草等低成本的方法来固定营养,主要是在水体底泥污浊的环境中,种植一些耐受性和吸收能力都相对较强的植物,在其自身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并且还可以通过定期收获水生植物带走某些营养物质,进而有效地降低水体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要定期清除死亡的藻华。


不论是对于水体自身还是生物的多样性,或者是对于人类的观赏和对水资源的利用,富营养化的危害无疑是巨大的。

从上文可以看出,造成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年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环保意识的缺失,导致我国很多水体都出现富营养化问题。

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已经出现富营养化问题的水体积极进行治理,但任务艰巨,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