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把水质测清楚,看鱼病都是忽悠!

[复制链接]
查看460 | 回复0 | 2020-11-19 18: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各位做经销的伙伴儿们,大家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养殖户会来找你”?

只有三种情况:第一,他的鱼虾浮头了;第二,鱼虾不吃料了;第三,鱼虾出现死亡了。是的,只有他的鱼虾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来找你。

诊断鱼病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第一步了解的就是池塘的水质指标,然后进一步判断鱼虾是缺氧导致的浮头,是氨氮超标引起的中毒,还是其他原因。
很多时候,养殖户朋友说“鱼吃不料了,鱼死了”等,问他测水没有,大部分都没测过,还有说我水都没问题。

拿pH来说,我们认为pH值在7.5-8.5都是正常的,理论上说在此范围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早上pH值8.0,下午8.0,这样看PH值都正常,其实这个数据给我了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此塘的鱼要翻塘了。

而且往往水质有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个指标有问题,养殖户也没办法真的判断出是因为具体哪些因素导致,因此用药也只能单纯的根据表象来用,用药失误导致的严重后果也只能由自己来承担。今天我们就先来讲讲水体的pH、氨氮、亚盐三大指标。

PH

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池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池水pH值升高;而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又会产生二氧化碳,同时微生物的厌氧呼吸会产生有机酸,这些都会降低池塘的pH。因此,一个池塘的pH在一昼夜有明显的波动,凌晨最低,而下午2~3点时则最高。由于水层上下光合作用强度差异很大,通常表面20~30厘米光合层的pH最高,而底层几乎没有光合作用,所以pH值较低。

养殖池塘由于大量投饲施肥,以及鱼类密度较大,有机质分解及鱼类呼出CO2使得池水容易出现pH偏低的现象。生活在pH过低的水中的鱼类血液载氧能力弱,活动力差,厌食,生长缓慢。一般高产鱼池的pH呈中性偏向碱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养殖中,pH值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相当于水质晴雨表,早上太阳没出来之前取水检测一次,傍晚2-4点太阳没有落山之前检测一次就好,投喂高峰期,一星期检测2-3次也是可以的。正常水体是保持在7.0-8.5之间,而且有个傍晚的pH会比凌晨高一点点。

氨氮-亚硝酸盐

无机氮化合物:氮是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水域的无机氮化合物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当水域因污染或水生生物的死亡,有机氮发生一系列的分解而成氨氮形式,然后氨氮进一步氧化成亚硝酸盐,最终形成硝酸盐形式。

亚硝酸盐是水中含氮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当氧气充足时可以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也可以在缺氧时转化为毒性较强的氨氮。当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大于0.08mg/L时,会导致鱼类组织缺氧,摄食降低,也可引起水生动物亚硝酸盐中毒。

这两个指标水体指标是相辅相成的,很多人总是为这两个指标苦恼。建议在养殖投喂高峰期,每周检测2-3次足够,取水时间放在早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