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养虾,年产量超1000吨,这种模式能火吗?

[复制链接]
查看472 | 回复0 | 2020-12-9 23: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加坡企业家约翰·迪纳(John Diener)正致力于开发一系列城市水产养殖设施,这些设施能够利用高科技的五层养殖系统来养殖虾、罗非鱼和海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约翰·迪纳(John Diener)的目标是利用垂直的养殖设备生产虾,罗非鱼和海藻,这些设施可以安装在标准(面积的)仓库©Akualogix



迪纳表示自己在数据科学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我曾经参与了很多鱼水产养殖业相关的工作,也在圣安德鲁斯大学攻读了水产养殖硕士学位,研究设施设备的时候受到企业,希望能研发出一个新的模式,让水产养殖业重新被评估,这是个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迪纳的研究使他相信,采用尖端技术的垂直养殖场能够养殖出数量可观的水产品。



垂直养殖系统的三大技术基础



迪纳表示系统的发展和成型基于三个基础技术。首先是生物学,生物学方面涉及调查以最符合规模化养殖要求的南美白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从而设计的综合多养(IMTA)系统。“商业计划书是围绕虾制定的,就其风味而言,它们是独特的产品,就像鲑鱼一样,很少有其他适合的产品来取代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同时虾类也适宜高密度养殖。”迪纳指出。



“我们还加入了滤食性鱼类,达到水质清洁目的,目前是‘粗生粗养’的罗非鱼。”IMTA系统的底部则养殖了叫做海葡萄的海藻,这种海藻在亚洲部分地区被称为“绿色鱼子酱”,有作为食品被销售的潜力,同时也是虾饲料的成分之一,这符合迪纳的目标——生产可持续的虾饲料,同时有助于处理立体养殖系统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第二个基础是工程。迪纳打算开发四到五层高的水处理系统,这些水处理系统具备模块化的自主装置,可自主测量水质等环境因素。



第三支技术是数字化。“我们正在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开发自动投喂技术,即研究虾的生物行为,知道何时投喂最为准确,测量系统中的生物量,获取投喂量。此外,我们还将寻求通过将信息提供给深度学习算法来管理水质,该算法可以控制多种处理,如设置泵速和计算水中矿物质的添加量。数字化方面还涵盖了农场的‘ Aqua OS’(操作系统),以确保所有技术协同工作,简化水箱和系统管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Akualogix创始人John Diene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新加坡试验设施中的一只幼虾©Akualogix



“我们将考虑建立商业养殖场,每年可生产1000至1500吨虾。与目前正在建立的一些商业鲑鱼RAS相比,这听起来可能并不多,但是如果我们经营20或30个养殖场,这将使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虾生产商之一。但考虑到所涉及的技术以及饲料,目前我们的生产成本将比传统的虾养殖场高得多。” 迪纳说道,因此他还希望能开发一款专为在RAS模式养虾而设计的可持续的饲料。



迪纳估计系统现在的生产成本将比池塘的高40%-50%,但因为养殖场就设在接近市场(市区的建筑内),利用便捷和鲜活的销售点可以吸引一批消费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