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关于氨氮那些事儿

[复制链接]
查看465 | 回复0 | 2021-3-19 17: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氨氮过高的问题。尤其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由于过量投饵、施肥以及排泄物的积累,特别是在干旱水浅的情况下,常会发生因池塘氨氮含量偏高而引起养殖动物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发生疾病,甚至造成急性 、慢性中毒而死亡等现象。给水产人养殖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



氨氮的产生途径



养殖池塘中氨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

1.施用的铵态氮肥中含有大量氨氮。

2.在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水体中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畜禽粪肥、过剩残饵、动植物尸体等均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基酸,氨基酸再进一步被微生物氨化生成氨氮。

3.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腺向水 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



氨氮中毒的水质特征



氨氮超标水体的水质往往表现为:一是水体有机物过多,透明度低,一般在30cm 以下;二是水质老化,没有“活、嫩、爽”的视觉感官;三是水体pH 值偏高,往往达8.5以上;四是底层水缺氧。



氨氮中毒危害



慢性氨氮中毒的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缓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水生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减少怀卵量,降低卵的存活力,延迟产卵繁殖。

急性氨氮中毒的危害为:水生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 ,严重者甚至死亡。



氨氮高防控方法



养殖中大多投入过多有机肥,再加上水源问题,大多池塘是富营养化的,因此,大家无需再投入氮肥、磷肥,而是要着重补碳。藻动力是不含氮磷的肥,快速补充池塘碳源及微量元素,帮助转化氨氮。严重时用量1亩1斤,普通用1亩3-5两。

利用藻和菌可以降低氨氮,藻可以吸收氨氮作为其营养物质,不断的被利用达到降指标的目的,菌可以分解有机氮,将它转成无机氮也可被藻类吸收利用。所以要想稳定的降氨氮指标,就要通过培藻用菌,这样才能将其分解掉,将指标降下来。
1616147637444745_765.pn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