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桃拉病与亚硝酸盐中毒的区别

[复制链接]
查看527 | 回复0 | 2021-3-21 1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白对虾的桃拉病毒病和亚硝酸盐中毒症作如下分析,以供参考。


一、桃拉病毒症与亚硝酸盐中毒症的主要区别
1、表观症状的区别
桃拉病毒综合症(TSV),主要表现为病虾甲壳变软,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体色素扩散,尾部和足部发红,病虾一般集中在池边和下风处缓慢游动,幼虾一般呈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死亡率可达50%。

幸存者摄食正常,甲壳有随机分布的黑斑。此病一般伴有较明显的烂鳃和肠炎等症状。
1616317531318252_274.png
亚硝酸盐中毒症,主要表现为病虾不摄食,空胃,游动缓慢,弹跳无力。

尾部、足部和触须发红,临死时体色逐渐变成青紫色,继而呈灰白色。多数病虾先在池塘表面缓慢游动,继而转入中下层水体,最后静伏池底而死。

一般刚蜕壳的软壳虾较易中毒,因此蜕壳高峰期常出现急性死亡现象。另外,亚硝酸盐中毒症的池塘一般伴有水质混浊,透明度小,池底污染严重等特点。

2、对环境因子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桃拉病毒病发病高峰期一般在清早低温低溶氧时,随水温的升高及溶氧的增加,病情有逐渐缓和的趋势。

亚硝酸盐中毒症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在午后水温升高时,特别是越冬棚虾,天气突然转暖时更易发作,随水温的升高病情会不断加重,严重时出现暴发性死亡。

3、水质指标因子的区别
亚硝酸盐中毒症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水体中亚硝酸盐严重超标,一般超过0·6毫克/升会出现慢性中毒症,超过1·5毫克/升会出现急性中毒症。

现场调查时,可抽取池塘中下层水进行检测,若亚硝酸盐含量超标,便可初步怀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同时检测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水体的氨氮含量过高也会促使亚硝酸盐的积累,并会加重其毒性,因此氨氮超标时更易引起亚硝酸盐的中毒。

4、常用鉴别方法
将病虾捞起,放入干净的容器,加入新鲜水,同时给予增氧,仔细观察病虾表观症状的变化。

若为亚硝酸盐中毒症,经过约半小时的暂养后,病症会逐渐消失,体色由原来的青紫色逐渐恢复正常。

若是桃拉病毒症,则病虾的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改观,并会出现逐渐死亡的现象。

二、解救方法
1、桃拉病毒症的解救方法

 桃拉病毒症的解救必须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
(1)水体消毒:可选用较为温和的高效消毒药物,如溴氧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
(2)内服药物:平时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大蒜泥、聚维酮碘、三黄粉等进行预防。发病时可以结合使用大败毒、病毒灵等针对性较强的治疗病毒病的药物。
(3)底质改良: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水质及底质改良剂。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由于排泄物和残饵等废物的积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质污染和底质恶化,所以,此时应以水质和底质改良为主,其中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的改良剂为好。

(4)增强虾体免疫功能:平时在饲料中添加含有参素、核苷素、氨基酸、多肽类、酶类等的生物活性物质和多糖类的酵母等。

2、亚硝酸盐中毒症的解救方法 

亚硝酸盐中毒症的解救方法主要是通过水质调节,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以达到消除中毒的目的。
(1)加强增氧措施,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每亩水面用沸石粉50—100千克和过氧化钙3—5千克进行全池泼洒。

沸石粉可以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氨氮,减少氨氮向亚硝酸盐的转化,同时减小氨氮对亚硝酸菌的抑制,使亚硝酸盐向硝酸盐顺利转化,从而减小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

过氧化钙是有效的增氧剂,溶氧升高可以降低有毒因子的毒性,同时可以大幅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

(3)在水中氨氮含量较高时,避免使用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因为水中的还原性有机物会被氧化产生氨,氨进一步氧化生成亚硝酸盐,从而加大亚硝酸盐的浓度。避免使用碱性消毒剂,因为pH值的升高,会促使离子铵向离子氨的方向转化,从而抑制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进一步加大亚硝酸盐的浓度。

(4)加强水质和底质改良,其中以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较好。如有条件的地方,在投苗前应做足清淤吸污工作,同时注意合理投饵,以防残饵大量积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