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分析] 清明节临近 水产品开启“热销”模式 水产市场迎来春日

[复制链接]
查看2351 | 回复0 | 2021-3-26 20: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春天可以说是最“鲜”的季节,春节后直到禁渔期前,不仅海鲜种类多样,价格也越来越实惠。清明节将至,水产生意更加火爆,多个水产品种开启“热销”模式。



01

螺蛳热销 水产市场迎来春日



清明节是吃螺蛳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每年三月末,越是临近清明,水产摊位的螺蛳生意就越是火爆。



清晨,水产市场的摊主们一早就进了满满四大筐螺蛳,放在显眼位置。



市民许先生这天是这个月第六次来买螺蛳,早已经轻车熟路。“清明以后它就要繁殖、产小螺蛳了,吃起来麻烦,而且营养流失很快,肉头很老。不像现在的肉质肥,是味道最好的时候。回去后不论做酱爆螺蛳也好,炒着吃也好,怎么喜欢怎么烧,都很好吃。”



摊主介绍,这两天螺蛳一天要卖到两、三百斤,成了摊位上的“王牌”水产。“上个月月底的时候,螺蛳就上市了,每天销量也就在四、五十斤左右。这几天吃的人多了,销量就高起来了。”



价格方面,去尾的青壳螺蛳每斤10元,大一些的每斤12元,没有去尾的每斤8元,大的10元。相较河蚌、腰蛤、小鲍鱼等等,青壳螺蛳绝对称得上水产界的性价比之王。



除螺蛳外,初春时节对于花蛤、蛏子等其它水产品来说,都是尝鲜的好时候。



最近的水产“明星”当属花蛤,圆圆白白的贝壳下,藏着肥厚的蛤肉,大的每斤18元,小的每斤15元。腰蛤大的每斤35元,小的30元。



除了新鲜水产,摊位上还有专为上班族准备的半“懒人食材”,也就是已经切割好的螺蛳肉、腰蛤肉,生意还很不错。



02

小龙虾量少价高 河豚开启“热销模式”



气温逐渐上升,小龙虾已零星上市,每斤售价40多元,销量较少,基本是饭店、烧烤店预订。河豚畅销,每斤65元,较去年同期高出20%左右。



24日上午,江滨新村菜市场水产区只有一家摊位有小龙虾在卖,龙虾个头普遍较小。“现在我这里卖的龙虾都是饭店预订的,价格高,个人买的少,所以就放在边上了。”摊主朱老板表示,“清明节后,小龙虾量会多一点,大批量上市要到4月下旬。”他介绍,目前售卖的小龙虾都是从湖北发过来的,利润不是很高。



据了解,年后上市的河豚目前销量不错,价格不低,每斤售价65元。



“一天能卖300斤,最近销量不错。”女摊主孙爱年说,她家进的河豚是江苏海安、靖江等地养殖的。现在正是吃河豚的时候,配点时蔬一起烧,味道十分鲜美。以往镇江人吃河豚大多在饭店,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河豚养殖后毒性大大减少,一些人开始尝试将河豚买回家自行烹饪。



03

海鲜价格降得挺猛



在台州市区多家水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了解到,最近海鲜大量上市,价格有所下降。



“鳓鱼20元一斤,到最便宜的时候了。”下午4点,买菜的人还不是很多,椒江永安亭菜场旁慧沣水产狭小的柜台前却围满了人。老板丁先生说,现在鲳鱼、鳓鱼正当季,产量多,价格也便宜。“海鲜价格就是这样,上来量多就便宜,量少就贵。”



“现在海鲜总体来看是便宜了。春节的时候,带鱼一百多元钱一斤,现在大的降到四十多一家。鲳鱼以前卖两百多元一斤,现在八九十元就能买,小的十几元、二十几元都有。”台州市华东水产品交易有限公司市场部负责人金建国表示,海鲜价格在冬季相对会贵一点,春季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吃的少了”。他说,春节过后,请客聚餐少了,饭店对海鲜的需求量减少,买海鲜送人情的也少了,加上现在海鲜供应量充足,价格自然下降。



虽说海鲜价格降了,但同一种类的海鲜,大小、品相不同,价格差别也非常大。



“鲳鱼小的18元一斤,大的40元,中间这个28元。”在椒江永安亭菜市场水产摊位上,鲳鱼、带鱼等海鲜按照个头大小整齐排列,十分显眼。



“这种流网鲳有鳞贵一点要一百多元一斤,那种拖网鲳不带鳞便宜一点,五六十一斤。”丁先生介绍,不同的作业方式捕捞上来的鱼身价也会有所差别。



金建国也表示,同一海鲜,大小不同,身价相差也大。“一般大的贵,小的便宜。像带鱼,大的四十多元一斤,便宜的一二十、五六块也能买一斤。”金建国介绍,现在鲳鱼、鲛鲛鱼、带鱼、鲳鱼、鳓鱼、墨鱼等海鲜都十分价廉物美。由于市场具有流通性,除了本地海鲜,市场内还有来自福建、象山、江苏等地的海鲜,供应充足。



04

贵阳淡水鱼价年后悄然上涨



近日,一些贵阳市民在农贸市场买鱼时发现,今年的淡水鱼价已经悄然上涨,其中,涨得较多的草鱼,一斤批发价已从过去的五六元涨至9.5元。有批发商称,卖了几十年的鱼了,像今年这样涨的确实不多。



3月25日,记者在民生路菜场走访发现,这里的草鱼已经卖到了12元一斤;鲤鱼最低要10元一斤;鲫鱼为15元一斤;黄辣丁 18元一斤;花鲢为13元一斤;鲈鱼为20元一斤。



而在东山菜场,草鱼12元一斤;鲤鱼11元 一斤;鲫鱼15元一斤;黄辣丁18元一斤;花鲢12元一斤,最贵时卖到13元;鲈鱼则要21元一斤……



“记忆中,今年的淡水鱼价,有的是近10来新高。”东山菜场的一家鱼摊老板说,以前草鱼也就五六元一斤,去年也曾卖到了八九元,今年是12元,价格上涨的主要还是进价高了。



贵州渔樵水产品市场,是贵州目前最大的海鲜、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场的二楼经营淡水鱼类。



3月2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这里时,批发高峰期已过,只有零星几名商贩还在批发鱼。



记者走访一圈下来发现,市场里的各类淡水鱼的批发价,几乎都出现了上涨。其中,去年批发价为5元至8元一斤的花鲢,当日为11元一斤,也有喊12元一斤的;鲫鱼,去年批发价为8元至10元一斤,当日为12元左右;黄辣丁,去年为11元至12元一斤,当日为14元多;鲤鱼,去年为6元多一斤,当日为8.5元左右;鲈鱼,去年为11元至13元一斤,当日为17元……

针对这个批发价格,民生路菜场的一位鱼摊摊主表示,批发价格是随行就市,有时候鱼少了,批发价格还要高些。



“这里面,涨得最猛的是草鱼,去年批发价为五六元一斤,现在是9.5元,几乎涨了一半了。”一位摊贩说。



“我都卖了几十年的泥鳅了,今年确实涨得有点快,目前的批发价是13元一斤。”一位专门批发泥鳅与黄鳝的批发商说。



另一位批发商则表示,放在往年,批发价有涨有跌,今年以来好像还没有跌过。



“主要是拉不到鱼了。”一位批发商说,贵阳市场的淡水鱼,大部分是从外省运进,因疫情原因,一些养殖户去年亏损有点大,让他们的养殖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养的人少了,价格自然上扬。当然,人工费和鱼的饲料价格变贵,也是价格上涨的因素。



“主要原因还是养殖户少了,货源少了。”对于贵阳市场鱼价上涨,贵州渔樵水产市场的一名负责人表示,除外省养殖户变少以外,省内养殖户少了、终端价格上涨,也是鱼价上涨的原因。



“以前,省内有网箱养鱼,虽然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但对整个市场而言,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贵州全域取缔网箱养殖后,这一块的补充、调剂就没有了。”该负责人说,近年来,贵阳市场上的淡水鱼,几乎都是从湖南、广东、广西乃至江苏等地运进的,不仅运输成本高,死亡率也高,在价格上也很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因为疫情,很多养殖户去年不敢养,现在价格上来,养鱼的人自然会增多,预计到年末,这个情况可能会好一点。市场方面将积极组织货源,不断满足市民的需求。



内容来源:杨浦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江苏网、台州晚报、贵阳日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