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县:促乡村振兴 冷水鱼养成“热产业”

[复制链接]
查看2801 | 回复0 | 2021-4-9 18: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笔者在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沙坝村渔业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看到,鱼池里一群群鲟鱼、胭脂鱼等冷水鱼畅游其间,渔民正忙着捕鱼。一旁,渔业公司负责人张亮正叮嘱工人将这批打捞起来的鱼按种类打包,运往重庆。
1617964960608229_54.jpg
张亮告诉笔者,虽然大坝冷水鱼现在的产量和销路都比较可观,但是2020年公司刚养殖的时候,基地因土地流转、人员不足等问题,造成大部分池塘只能养殖中低端商品鱼,无法大面积养殖鲈鱼、黄颡鱼等名优品种,产值低下,招工也特别困难。“这批商品鱼,按重庆市场下的订单,我们打捞了4000斤。”据张亮介绍,该基地在沙坝村流转了400亩土地,雇佣村民近40名,以养鲈鱼为主,辅配养黄颡、胭脂鱼、鲟鱼等冷水鱼,主要销往重庆、贵州、云南、成都等周边市场,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得知这一情况后,大坝苗族乡党委政府成立基地土地流转工作专班,积极走村入户,对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使得基地运行慢慢步入正轨,在稳产的同时,张亮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打造淡水名优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园。

“目前,我们正在修建的10口陆基高位帆布池鱼池即将完工,建成后,10口鱼池的总产量预计在16万斤,将占400亩鱼塘三分之一的产量。”张亮介绍,大坝渔业生态养殖示范基地规划占地1000亩,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预计占地450亩,建设包括20亩标准化鱼苗培育池、200亩标准化商品鱼养殖池、50亩生态湿地、30亩循环水池、10亩生产生活设施,其余为通道与排水、隔断占地。一期工程将在规划完成后,2年内完成基建工作,并在3年内达标达产。“2021年的鱼产量预计能达到80万斤左右,产值保守估计在650万元以上。” 张亮说。沙坝村村民马登全乐呵呵地说:“最近鱼塘天天有鱼可打,我们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就能挣四五千元钱呢!”

除了大坝苗族乡沙坝村养鱼基地外,在兴文县的古宋镇马石泉村,同样有一个冷水鱼养殖基地,该基地200亩的鱼塘里放养着不同品种的冷水鱼,鲫鱼、草鱼、鲤鱼、鲢鱼共600余万尾。基地除了水产养殖,还配套发展柑橘等经果林526.6余亩;自2017年中旬投产以来,销售各类水产540.96吨,每年可收益利润106.9万余元。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近年来,兴文县依托优质、丰富的冷水资源,自2020年以来,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从基础设施投入、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加强财政奖补政策等进行全方位支持,使冷水鱼产业逐渐成为“热产业”,让村民在靠水吃“鱼”中增收致富。目前,该县共养殖冷水鱼1000亩,年产130万斤,产值1300万元左右。

下一步,兴文县还将利用得天独厚的宜渔、宜稻的自然环境,继续扩大特色水产养殖规模,预计到2025年,全县将形成6万亩稻虾、4万亩稻鱼和万亩冷水鱼为主的特色水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外出返乡务工的村民留得下来、稳得起来、富得起来。

来源:四川新闻网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