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两广外塘虾大面积偷死,养虾人必须警惕!

[复制链接]
查看2597 | 回复0 | 2021-4-22 12: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由于今年春季天气总体偏暖,加上虾价长时间居高运行刺激,不少外塘虾养殖户在3月中旬期间就已开始投苗,甚至有养殖户在3月初就已“行险一搏”,但出问题排塘的居多。基层反馈,虽然今年春季期间华南沿海一带天气不算冷,但3月至4月上旬期间,已投苗养殖的外塘虾依然有大约7成“阵亡”,个别产区同样有“全村排塘、全军覆没”的情况发生。据悉,各地外塘虾发病的情况多样化,但却并未脱离往年的套路,基本都是以红体、白斑、空肠、软壳、偷死等现象为主,出问题的也基本都是70-80、100-200头规格的小虾为主流,其次50-60头出现问题的也不少,同样,一夜之间暴死几百斤的情况也已经不是个例。


湛江雷州地区有养殖户表示,今年投苗是早了些,生长速度慢、上料慢也在预料之中,但没想到病害暴发得这么迅猛,一发现问题就已经迟了,3天内就必须排塘,一经检测,水体弧菌已经严重超标。而广西合浦一带情况也较为严重,党江镇近四万亩养殖水面出现偷死、红体现象,其中渔江村、耕楼村近八成出现病害,其它村委也有近六成比例。另外,合浦沙岗镇也有六成左右发病,西场镇三成发病。
不少养殖户认为,今年水质可能偏差,尽管已经趁天气晴好的时机翻耕晒塘,且持续晒塘时间已经超过半个月,同时进水消毒等流程也丝毫不差,但投苗一个月之内就出问题,经检测也不是虾苗的问题,而是水质问题,这样的情况也不仅仅是出现在外塘养殖中,冬棚二茬虾养殖也有反馈出同样的问题。近期也有部分苗场表示,今年已经很小心地出海拉回海水培育虾苗,但还是出问题,只能全部排苗,从更远的外海再次拉回海水才能培育出干净虾苗,可以看出,今年近海的海水水质明显偏差。
专家指出,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期间,华南多地出现干旱情况,部分地区甚至严重干旱,而持续的旱情对各地水质都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旱情持续时间较长的地区,水体流速、流量均会全面下降,进而导致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停留时间过长。同时干旱期气温回升时水体蒸发加剧,不利于水体交换,易引发藻类快速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急剧上升,甚至水体中弧菌也会大量生长直至严重超标。在干旱期,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出现在陆地地表水方面,海水情况同样如此。因此,在今年春季的养殖过程中,尽管是雨水缺乏的阶段,对弧菌的防范也是重中之重。建议养殖户:



      1,选择水源:一定要经过检测,无论远近,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最好是选择附近无工业、养殖、生活污水排放水域的水源。经历过一两场大雨的水域,氨氮、亚盐等也会随之有所稀释,可以纳入考虑范围。



      2,定期改底 :弧菌喜欢滋生在底部残饵、粪便上,池底又是弧菌的主要来源,定期使用改底产品,尤其是在投喂量大的时期,减少池塘底部有机质的堆积,控制弧菌的繁殖。



      3,注意控料:仔细观察对虾吃料情况,吃料增加时可适当增加投料,但最好还是以少量多餐为主。如果吃料慢,则必须减料,避免过多残饵堆积塘底,不但严重影响水质,同时也会增加无谓成本。



      4,培育益菌:虾塘中微生物都有一个最大值,定期培养有益菌类也可有效控制弧菌。建议养殖户使用“顺州牌”猎弧英雄,不仅可以“以菌杀菌”,防控因弧菌引发的白便、红体、偷死等情况,也可有效分解水体中的藻毒、粪便、氨氮、亚盐等有毒物质,净化水体,实现“养虾先养水”。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