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pH值六大学问,你知道几条?

[复制链接]
查看646 | 回复0 | 2021-4-22 19: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19092451744167_758.png
水体pH值是反映水质是否适宜鱼类生长的重要指标,决定着水体中的生物繁殖和水质的化学状况,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
1、经测试,鱼生长的水质pH值小于6.4或大于9.4以上,都不能孵化出仔鱼苗。证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亲鱼生殖系统受到抑制和影响性腺发育。
2、鱼类适宜的pH值为6.5~8.5,鱼类最适宜的pH值是7.5~8,呈弱碱性。超出这个范围鱼类就会受害。pH值高于8.5,时间超过24小时,会使鱼鳃组织因受腐蚀而患烂鳃病;低于6.5,会使鱼类血液循环受阻,酸性增加,降低载氧能力,造成因缺氧、消化力差而出现浮头病。

3、一般养殖池塘水质偏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缺氧分解引起溶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使鱼粪和多余饵料分解不充分。在水量不增加,而积存的各种有机酸类却逐渐增多的状况下,水体自成酸性而pH值较低。
4、调节水体的pH值除直接加入化学药物中和外(如生石灰),最简易的方法是增大溶氧量,为浮游植物、水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其次是经常检查pH值的高低,做到及时调节,保证鱼类生长的良好环境。
5、pH值直接影响水质中微生物的繁殖。pH值不适,过酸或过碱,都会破坏水体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影响磷酸盐和无机氧化物的供应。在酸性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水体的物质代谢过程,影响鱼类的生长。
6、pH值还可反映水质状况。pH值低,可使铁离子和硫化氢增加而产生毒害,又叫泛池;pH值高,说明蛋白质腐败,氨离子增高,碱性增大,会抑制水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影响水中有机质的浓度,使鱼类生长繁殖受阻。
鱼类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其pH值为7.0~8.5。如果pH值低于6.0或高于9.0,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当pH值上下波动时,会影响水中胶体的带电状态,导致胶体对水中一些离子的吸附或释放,从而影响池水有效养分的含量和施无机肥的效果。当pH值越高,氨的比例越大,毒性越强;pH值越低,硫化物大多变成硫化氢而极具毒性;pH值过低,细菌和大多数藻类及浮游动物受到影响,硝化过程被抑制,光合作用减弱,水体物质循环强度下降;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鱼类新陈代谢低落,血液对氧的亲和力下降(酸性),摄食量少,消化率低,生长受到抑制。鱼卵孵化时,pH值过高(10左右),卵膜和胚体可自动解体;过低(6.5左右)胚胎大多为畸形胎。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都对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当pH值在5~6.5之间,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当pH值大于8.5时,蓝藻会大量生长,恶化水质。因此,养殖水体中要定期调节水体中的菌相和藻相,使pH值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疾病发生,促进鱼类快速生长。
pH值升高的原因:光合作用消耗水中游离CO2、水中的CO2逸散入空气中,使水体的pH值剧烈升高;过多使用石灰清塘所引起。
pH值降低的原因:水生生物呼吸作用产生CO2,底质酸性物质含量过高,施用化学肥料过多,池中雨水积累及有机物含量过高所引起,pH值下降又是水质变坏,溶解氧低的表现。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