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溶解氧,增氧,耗氧的一些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1016 | 回复0 | 2021-4-29 09: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养殖人每天都在面临着巨大的养殖压力和风险。其中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水体中可能出现的缺氧现象。
我们每个水产人都知道缺氧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可是很少有人真正知道,水体中到底溶氧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今天,我们通过多方的数据,包括鱼儿乐智慧渔业信息系统多年采集的数据,得出了如下的统计结论,值得大家深思。而这个结果想必这个结论让许多人都大跌了眼镜。
大家都知道养鱼要先养水的,好的标准经常都是说4个字叫肥、活、嫩、爽。可是怎样的水才叫肥活嫩爽呢?是我们看起来舒服吗?我们养殖人的经验究竟是怎么得到的呢?他们能不能从数据上进行反馈呢?
经过多年大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凡是肥活嫩爽标准的水体都有如下的一种曲线形式。
1619658749826623_976.png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池塘溶氧曲线是这个样子的话,你的池塘的健康度就是非常优秀的,也就是说达到了我们常说的肥活嫩爽的标准。
那么究竟什么造成这样的曲线的变化呢?我们又进行了深度的数据分析,最后发现池塘中的溶氧来源竟然是这样分布的。
1619658783677216_840.png
大家仔细看这张图的左侧,就是水体中溶氧的来源情况,在这里给水体中增加溶氧的有三种途径:
第1种就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他们将给水体带来绝大部分的溶氧;
第2种是广阔的水面和空气的接触面的波纹产生的交换溶解氧;
第3种才是我们的机械设备给水体带来的溶解氧。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大家都以为增氧机很厉害,实际上整个水体中的溶氧,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是增氧机带进来的。所以说增氧机与其叫增氧机不如叫增产机,它的更大的作用不是往水体里增加溶氧,而是搅动水体,形成上下和左右的循环。也就是我们说的流水不腐,让水体流动起来,对下层沉积的废物进行提升分解。提供给藻类和菌类作为营养源,而降低了水体缺氧的可能性。从而达到增加养殖密度和增产的效果。
增加养殖密度,大家都好理解是因为溶氧增加了,耗氧物减少了,养殖密度自然可以提上去,那增产又是怎么带来的呢?实际上由于将底层的废物搅上来之后,产生了溶解在水体中的供藻类生长的营养物质,使得藻类得以繁殖,进而给以藻类为食的微生物带来的食物,微生物又给更大的微生物称为了食物,最终会经过食物链,累积在鱼类身体中,达到了废物不废增产增收的效果。
1619658806039197_709.png
由于藻类是植物,它们产生了绝大部分的溶氧,但同时在夜间没有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呼吸作用,从而消耗了白天所产生的大部分溶解氧。再加上其他几种物质的耗氧,使得最后真正我们养殖的水产品鱼虾蟹他们只有为数不多的溶氧可供消耗。请大家务必收藏此图。充分理解这样才知道我们养殖提升效率率的根本在哪里?



我们来用数字方式来计算一下,如果水体夜间最低容量是2mg/L,白天最高容量是18mg/L,假定波动符合正弦曲线的规律。那么全天的平均溶解氧就是10mg/L,一个15亩的池塘,如果有两米深的水,也就是说有2万吨的水。那么计算如下:
20000*1000*10=200000000mg溶解氧=200公斤溶解氧。

这是只每个时刻水体里含有的溶氧量为200kg。





而每公斤鱼每小时消耗溶氧量约为50毫克/小时(25度时);
假定每亩池塘养殖5000斤鱼,也就是2500千克。
15亩池塘*2500=37500kg
37500*0.05=1875g=1.875kg溶氧。

假定1个小时内不增加任何溶氧,实际上整个池塘37500公斤的鱼,一共只纯消耗掉了1.875kg溶氧。占池塘总溶氧含量的0.937%,还不到1%。

这就是为什么说鱼真正消耗的溶氧才1%的原因。

然而我们看到的曲线却波动很大,考虑到鱼在整个过程中影响比例仅仅是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的溶氧波动是谁造成的呢?
于是我们再进行了深度分析(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不详述,只说一下原理),实验室取1kg底泥,加入10L溶氧为8.3mg/L的清水后密闭,实时测量水体溶氧量,经过一个小时,得出剩余溶氧值,从而得出底泥消耗溶氧的量。同样,我们按照水体中菌类的量,选取一定量的菌类加入10L溶氧为8.3mg/L的清水后密闭,实时测量水体溶氧量,经过一个小时,得出剩余溶氧值,从而得出菌类消耗溶氧的量。
最后得出如下实验数据。

1619658852416511_244.png
未完待续……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