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 养虾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循环水科技变“金池”的密码!盐碱地里“养出大海虾”!

发布时间 2025-05-07 10:06:24
扫码打电话
  • 市场动态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养虾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循环水科技变“金池”的密码!盐碱地里“养出大海虾”!

远离大海,也能“靠海吃海”?近日,乌审旗乌审召镇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迎来2025年首次成虾测产,一尾尾南美白对虾鲜活肥硕、成活率高、规格整齐,标志着盐碱水资源化利用与循环水养殖技术实现“双突破”。
晨光微熹,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大棚里水气升腾,设备运转声此起彼伏,养殖池中水波荡漾,一尾尾南美白对虾穿梭游弋,几位技术员正在进行首次成虾测产。

技术员 王勇
这批虾我们足足等了三个月,刚测了一下,每头虾平均下来是26克左右,每斤虾在20只左右,一个池产量在300斤左右。这种对水质极为“挑剔”的海虾,如今能在这片远离海岸线的盐碱地“安家落户”,靠的正是一套“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而这片水,曾经是让农牧民头疼的“死水”——水质硬、矿化度高,几乎无法种庄稼。如今却通过科技“变废为宝”,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希望。虾棚里,一池池循环水系统精准控温、控氧,虾池边,一片片漂浮的海马齿也在悄然生长,它们并不扎根土壤,而是与水中虾群共生共荣。这就是年初新引进的虾菜共生系统。

盛满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布仁满都呼
所有的残饵、粪便都会进到硝化桶里,在桶内分解,分解后的物质从桶底上浮,随后经过填充着鹅卵石的区域。鹅卵石表面附着的硝化菌会对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处理。海马齿最终的目的是吸收水里面的亚硝酸盐,把它转化成亚硝盐。这就是一套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它现在是零排放零污染。“养虾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听起来像“黑科技”,其实是布仁满都呼和技术员们一年多摸索出的真本事。试验从2023年启动,前期因水质调控困难、硝化系统失效等问题屡遭失败,最终远赴广西引进成熟系统,才终于迎来“开门红”。

盛满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布仁满都呼
第一批虾长势非常好,这次共利用14个养殖池,每个池子产量达300斤。得益于科学的养殖模式,这里实现了全年不间断生产,每年能养殖四茬。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计划马上着手改造第二、第三个养殖棚,加快投入生产。后续,我们还将拓展多元化养殖,引入更多鱼类及其他品种。同时,重点探索虾苗繁育技术,从源头完善产业链,推动养殖产业向更完善、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这一次的成功,不只是产量上的喜讯,更是对盐碱水资源化利用的一次有力证明。高矿化度、重盐分的“问题水”,正在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蓝色资产”。

乌审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股技术员 牡丹
接下来,我们计划将现有的特色养殖模式推广至其他乡镇,打造“盐碱水资源利用+特色养殖+就业增收”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同时在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把这条特色养殖的路子走实、走远。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水产头条君 企业认证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