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 “小虾苗”撬动“大产业”——罗氏沼虾产业升级,商品虾产量达1.7万吨!

发布时间 2025-06-20 10:28:59
扫码打电话
  • 市场动态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小虾苗”撬动“大产业”——罗氏沼虾产业升级,商品虾产量达1.7万吨!

6月初夏的早上,在恩平市牛江镇的乡镇大道,一辆辆满载而归的车辆穿梭而过,一尾尾晶莹透亮的罗氏沼虾虾苗正从这里“游”向肇庆、中山、珠海等地。
近年来,恩平市牛江镇人大立足本地特色农业资源,以“小虾苗”为突破口,通过人大建议推动、产学研协同、联农带农机制创新,培育广东众海水产有限公司成为全省首家罗氏沼虾本地育苗企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称号,为乡村振兴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人大建议锚定方向以种苗突破激活产业核心
产业升级的关键在于“核心突破”。牛江镇人大在深入调研本地农业禀赋后,先后在市镇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打造全省最大罗氏沼虾育苗基地,做优做强特色农产业的建议》,明确要从“突破种苗关键‘核心’、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扩大规模延伸链条”三方面发力,将罗氏沼虾育苗基地建设作为推动镇域经济的“头号工程”。
这一建议背后,是牛江镇对自身优势与短板的清醒认知:辖区有恩平市第二大水库西坑水库,本地水资源丰富,但长期受限于种苗依赖外地供应、技术薄弱等问题,养殖效益难以提升。“只有掌握种苗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真正让产业扎根牛江。”镇人大代表、农办负责人冯国英表示。
产学研一体攻关把“江浙种苗”变成“广东基地”
为攻克种苗培育难题,牛江镇人大积极推动广东众海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技术依托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组建技术专家团队,建设工厂化育苗车间,配置种源检测实验室。
然而,罗氏沼虾育苗并不是一帆风顺,技术攻关的过程充满挑战。“罗氏沼虾原产热带,对水温、pH值、盐度要求极高。广东气候与江浙差异大,初期虾苗成活率不足50%。”众海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回忆。后来,团队技术人员日夜蹲守车间,经过半年攻关,克服水温、pH值、盐度、硬度、微量元素等影响,最终突破水温调控、盐度平衡等核心技术,成功将罗氏沼虾育苗基地从江浙一带“搬进”广东,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辐射周边地区,改写了依赖外地调苗的历史。
“从‘买苗’到‘育苗’,我们掌握了产业主动权,实现了从‘引进种苗’到‘全产业链升级’的跨越式发展。”冯国英代表说。目前,每天约有500万尾虾苗供应到肇庆、珠三角等地,2024年销售虾苗约14亿尾,产值7千多万元。
“公司+农户”联农带农让农民共享产业红利
种苗问题解决后,如何让农户增收?牛江镇人大引导众海公司建立“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与本地养殖户代表签订合作意向书,通过农户投劳、公司技术指导等方式,带动全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从几十亩扩展至500多亩,覆盖恩平市多个村镇。
同时,通过召开罗氏沼虾养殖业推广现场会,定期开展技术下乡服务,提升养殖户技术水平,推动每亩平均增产10%,每户每年增收约6万元/亩,带动20多户增收约3000万元,推动饲料供应、虾苗运输等上下游产业相继落地,形成“一虾带多业”格局。未来五年,牛江镇将引导众海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等方式,每年带动全市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增加200亩以上。同时,支持众海公司加强科技研发,大力开展罗氏沼虾种虾培育项目,力争实现种虾培育本土化,做优做精罗氏沼虾育苗产业。
点状供地“建产业园”延伸链条壮大镇域经济
为放大产业效应,牛江镇人大用好用活新型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引导众海公司通过“点状供地”模式,引入资金约1亿元,流转30亩集体建设用地,打造集育苗、培训、研发于一体的罗氏沼虾产业园,扩大罗氏沼虾虾苗繁育规模。预计建成后年虾苗育种量达20亿尾,年产值超亿元,并将带动全省罗氏沼虾养殖规模达3.3万亩,带动罗氏沼虾商品虾产量达1.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规模。
“这里既是生产基地,也是技术孵化中心。”镇人大主席吴一斌介绍,产业园将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培养本地人才。“从育苗到餐桌,要让罗氏沼虾的‘含金量’更高。”吴一斌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招商力度,引进深加工企业入驻,延伸产业链,推动冷链物流、虾产品加工等项目落地,打造“牛江罗氏沼虾”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从育种、饲料、养殖、流通、销售、餐饮等全链条发力,充分发挥水产产业联农富农作用,助力莲华村集体增收100多万元。
一尾虾苗,撬动一方经济。牛江镇人大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克核心技术、创新联农机制、延伸产业链条,让罗氏沼虾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探索出“特色农业+科技创新+联农共富”的现代化路径。
“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立足资源禀赋找准突破口。”牛江镇党委书记陈明裕表示,将以罗氏沼虾为示范,推动更多特色农业升级,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更强动能,让“小虾苗”游向更广阔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黄昏时分,日落的余晖与阡陌田野相互交织,一幅锦绣图画正在牛江这片土地徐徐展开……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水产头条君 企业认证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