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 必看!应对强对流天气,水产养殖如何 "渡劫"?这份防灾指南把风险降到最低
发布时间 2025-08-05 19:11:54
扫码打电话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必看!应对强对流天气,水产养殖如何 "渡劫"?这份防灾指南把风险降到最低
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以及冰雹等灾害,短时强降雨会造成养殖池塘水位急剧上升,严重时会导致池塘围栏、池埂损坏甚至坍塌;大量雨水进入池塘,会造成养殖水体浑浊、溶解氧偏低,导致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摄食和生长;大量降雨易导致海水养殖池塘盐度急剧下降,对养殖动物的存活造成严重威胁;大风也易危害养殖设施,导致越冬棚膜、设备电缆等的损坏等。应对强对流天气给养殖生产带来的危害,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对:
01
灾害天气发生前的准备
1. 关注天气信息。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掌握强对流天气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加固养殖设施。池塘养殖,要注意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等措施,防止洪水漫堤造成损失;网箱养殖,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防止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或冲垮。越冬棚膜,可提前进行掀膜处理,以减少越冬棚架在大风中被掀翻导致的损失,掀开的膜注意做好捆扎、固定工作。
3. 做好设备检修。做好养殖场区排水系统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通畅。检修维护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发电机及用电线路等设备,确保灾害天气发生时正常运转。
4. 做好储备物资。提前储备必要的配合饲料、消毒剂、颗粒氧、抗菌药物、调水用品等物资,准备应急电源、抽水泵等设备。
02
灾害天气发生时的管理
1. 做到安全生产。强降水导致的洪水到来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仓库货物转移至安全的地方,谨防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人员要配备必要的救生设施,生产中不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
2. 减少或停止投喂。强对流天气期间可适当减少投喂量或停喂,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抗逆能力。
3. 海水池塘及时排淡。对于海水养殖池塘,短时强降雨时应及时打开上层排淡闸板和排淡管道,使表层低盐度水从上部溢出,保证池水上下层盐度基本一致,防止因上下层水比重不同造成的池水分层,导致池底缺氧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03
灾害天气发生后的应对
1. 检修养殖设施。尽快修复或更换被毁坏的增氧机、投饵机、网具等渔业生产设施。掀掉的越冬棚膜,抓紧重新覆膜。抢修养殖区内道路、电力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损失轻微的养殖区,要加固修复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等;毁坏严重的养殖区,可以修复的池塘要及时设置拦网以减少逃逸;无法修复的池塘要将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动物及时捕捞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养殖动物转移到安全池塘暂养;被淹没的池塘,开挖泄洪沟渠及时排出洪水,水位回落后,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
2. 加强水质管理。强对流天气后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沙、有机质和其他杂物,水体浑浊,透明度低。尽快组织灾后清淤、水体消毒,及时排除污染物。检查水源和进排水口,及时清除养殖场漂浮垃圾和杂草,保障水源质量,保持进排水通畅。要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适量换水、加注新水。
3. 注重水体增氧。短时强降水导致洪涝时,采取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等措施加强增氧。有增氧机和微孔增氧设备要及时开机增氧,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开机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或凌晨。强降雨排淡后也要开机,加大池水上下层交换力度,防止池水分层。严重缺氧时还可投化学增氧剂应急。
4. 及时补放苗种。灾后苗种补放根据当地养殖特点及苗种存量情况灵活选择品种。在苗种补放过程中,要注意水产品苗种的质量问题,把好苗种的种质关和补放技术关。
5. 加强疫病防控。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动物的摄食、体色、有无浮头、发病等现象,做到勤观察、细分析,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疫情进行及时的预警预报,防控疫病的暴发与流行。按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2022)及时打捞处理死亡养殖动物。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传播、蔓延。
来源:水产热点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01
灾害天气发生前的准备
1. 关注天气信息。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信息,掌握强对流天气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持续时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加固养殖设施。池塘养殖,要注意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等措施,防止洪水漫堤造成损失;网箱养殖,可采取加固固定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防止洪水冲击造成网箱被冲走或冲垮。越冬棚膜,可提前进行掀膜处理,以减少越冬棚架在大风中被掀翻导致的损失,掀开的膜注意做好捆扎、固定工作。
3. 做好设备检修。做好养殖场区排水系统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通畅。检修维护增氧机、投饵机、水泵、发电机及用电线路等设备,确保灾害天气发生时正常运转。
4. 做好储备物资。提前储备必要的配合饲料、消毒剂、颗粒氧、抗菌药物、调水用品等物资,准备应急电源、抽水泵等设备。
02
灾害天气发生时的管理
1. 做到安全生产。强降水导致的洪水到来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仓库货物转移至安全的地方,谨防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抢险救灾时,特别要注意人身安全,人员要配备必要的救生设施,生产中不进行危险操作,遇到危险情况要及时撤离。
2. 减少或停止投喂。强对流天气期间可适当减少投喂量或停喂,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 C、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抗逆能力。
3. 海水池塘及时排淡。对于海水养殖池塘,短时强降雨时应及时打开上层排淡闸板和排淡管道,使表层低盐度水从上部溢出,保证池水上下层盐度基本一致,防止因上下层水比重不同造成的池水分层,导致池底缺氧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03
灾害天气发生后的应对
1. 检修养殖设施。尽快修复或更换被毁坏的增氧机、投饵机、网具等渔业生产设施。掀掉的越冬棚膜,抓紧重新覆膜。抢修养殖区内道路、电力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和正常供电。损失轻微的养殖区,要加固修复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等;毁坏严重的养殖区,可以修复的池塘要及时设置拦网以减少逃逸;无法修复的池塘要将达到上市规格的养殖动物及时捕捞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养殖动物转移到安全池塘暂养;被淹没的池塘,开挖泄洪沟渠及时排出洪水,水位回落后,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
2. 加强水质管理。强对流天气后养殖水体因流入大量泥沙、有机质和其他杂物,水体浑浊,透明度低。尽快组织灾后清淤、水体消毒,及时排除污染物。检查水源和进排水口,及时清除养殖场漂浮垃圾和杂草,保障水源质量,保持进排水通畅。要及时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适量换水、加注新水。
3. 注重水体增氧。短时强降水导致洪涝时,采取机械增氧、化学增氧等措施加强增氧。有增氧机和微孔增氧设备要及时开机增氧,适当延长增氧机运转时间,开机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或凌晨。强降雨排淡后也要开机,加大池水上下层交换力度,防止池水分层。严重缺氧时还可投化学增氧剂应急。
4. 及时补放苗种。灾后苗种补放根据当地养殖特点及苗种存量情况灵活选择品种。在苗种补放过程中,要注意水产品苗种的质量问题,把好苗种的种质关和补放技术关。
5. 加强疫病防控。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动物的摄食、体色、有无浮头、发病等现象,做到勤观察、细分析,对疫病进行有效的监测,对疫情进行及时的预警预报,防控疫病的暴发与流行。按照《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2022)及时打捞处理死亡养殖动物。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传播、蔓延。
来源:水产热点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下载水产通app
水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