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 最高42.5元/斤,广东中鳜成 “价王”!养殖户注意:9月下旬或迎拐点!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最高42.5元/斤,广东中鳜成 “价王”!养殖户注意:9月下旬或迎拐点!
1
价格走势全览:价格先冲高回落,部分产区已现企稳迹象
从最新价格来看,广东地区小鳜鱼29.5元/斤,标鳜40元/斤,中鳜42.5元/斤;湖北标鳜37元/斤;安徽标鳜38元/斤;江西标鳜38.5元/斤;湖南标鳜37.5元/斤;江苏标鳜38元/斤。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鳜鱼价格的变化,水产养殖网整理了9月4-12日广东、湖北、安徽等主要产区小鳜(0.8斤以下)、标鳜(0.8-1.5斤)、中鳜(1.5斤以上)的价格及涨跌情况: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这几天各地鳜鱼价格有涨有跌。广东地区的价格变化较为明显,小鳜价格稳步上升,标鳜和中鳜价格则是先降后升,尤其是中鳜,在9 月10日涨幅达到了2元,冲到了42.5元/斤的高位。其他地区如安徽、江西、湖南、江苏等地的标鳜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在1-1.5元之间。而湖北地区养殖户出鱼积极性较高,开始陆续增加上市量,标鳜价格在9月12日出现了1元的下跌。
此次鳜鱼行情的 “涨-调-稳”,核心驱动力来自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具体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供应端:前期集中出鱼导致阶段性断档
回顾此轮行情起点,8月上旬、9月上旬的两轮价格上涨,让养殖户看到了理想收益——当时标鳜价格处于32-35元/斤的高位,促使大量养殖户选择 “集中出鱼”,提前消耗了本应在9月中旬上市的新鱼库存。如今,偏大规格鳜鱼供应出现断档,存塘量偏紧,这也成为9月中旬后价格停止下跌、重新企稳的核心支撑。
从各产区供应能力来看,广东、安徽新鱼已逐步上市,但广东因前期出鱼量较大,当前存塘量仍处于低位;江苏、江西、湖南新鱼尚未达到上市规格,本地成鱼存塘极少,市场供应高度依赖广东鱼调入,进一步加剧了优质鳜鱼的供应紧张局面。
(二)需求端:双节备货尚未启动,短期需求平稳
当前市场需求处于 “平淡期”,一方面,终端消费尚未出现明显增长,批发市场走货量一般;另一方面,流通商针对国庆、中秋双节的备货尚未正式启动,短期采购需求有限。以湖北为例,当地档口每天收鱼量2000-4000斤,业者因担心销量不足,不敢大量收购,间接导致局部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短期现象,这也是湖北等产区价格小幅下跌的原因之一。
(三)养殖端:病害稳定,养殖户心态转向 “观望惜售”
目前全国鳜鱼病害情况整体稳定,病鱼数量较少,养殖端风险可控,这为价格稳定提供了基础。而在行情调整后,养殖户心态发生明显转变:前期 “卖跌不卖涨” 的情绪主导市场,部分养殖户因担心价格继续下跌而急于出鱼;但随着价格企稳,尤其是看到广东优质大规格鳜鱼价格保持高位后,多数养殖户开始 “观望惜售”,期待后续行情回暖,进一步把握出鱼时机。
2
后市展望:9月下旬或迎价格拐点,窗口期出鱼成关键建议
对于接下来的鳜鱼行情,业内人士给出了明确预判,核心观点可总结为“短期稳定、下旬或回落”,养殖户需重点关注9月20-25日这一关键时间节点。分析指出,9月20日前,鳜鱼价格预计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但从9月20日,尤其是25日后,行情可能迎来拐点——届时流通商将正式启动双节备货,市场供应节奏会逐步恢复,前期因 “断档” 支撑的高价格或将出现回落。
基于此,业内建议养殖户把握 “9月10-20日” 这一关键窗口期:对于仍存有老鱼的养殖户,应抓住当前价格稳定、优质鱼仍有溢价的机会,有序安排出鱼,避免等到双节备货期供应增加后,陷入“价跌卖鱼难”的困境;而对于新鱼即将上市的养殖户,可密切关注广东、湖北等主产区价格动态,根据自身养殖成本和市场行情,合理制定出鱼计划,平衡收益与风险。
整体来看,当前鳜鱼市场正处于“调整后的稳定期”,供需关系仍是决定后续行情的核心因素。养殖户需理性判断市场,避免盲目惜售或急于出鱼,在关键窗口期做出合理决策,才能更好地把握此轮行情的收益机会。
鳜鱼市场的风云变幻,相信大家都看在眼里。你觉得鳜鱼价格走势会如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下载水产通app
水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