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头条 成活率翻3倍,年产值超6亿!这条鱼实现了大突破

发布时间 2025-11-06 10:07:03
扫码打电话
  • 市场动态

安全小贴士:

详细描述

标题: 成活率翻3倍,年产值超6亿!这条鱼实现了大突破

海水种苗被誉为海洋渔业的“芯片”,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核心源头。记者近日从阳西县获悉,当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聚焦海水鱼苗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技术革新、产学研融合等举措,推动沙扒镇银鼓鱼孵化产量实现数倍增长,让海洋渔业“芯片”焕发新活力,为县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阳西县沙扒镇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孵化繁育池内,工作人员正各司其职:有的精准投喂饵料,有的细心调试水温,全程悉心照料银鼓鱼亲鱼的繁育。合作社负责人林李泉介绍,正是这套精细化管理与技术创新模式,让银鼓鱼孵化产量实现数倍突破,成为当地海水种业提质增效的典型案例。“以前靠药物催产,亲鱼体质受影响,鱼卵受精率和成活率都上不去。”为破解产量与质量瓶颈,合作社摒弃传统药物催产模式,转而聚焦亲鱼营养调控与养殖环境精准管理。通过精准把控温度、光线、盐度等环境因子,搭配优质饵料科学投喂,亲鱼体质显著增强,鱼卵质量大幅提升。这一技术革新成效显著:银鼓鱼产卵周期从原来的2个月延长至5-6个月,实现全年稳定产卵;每公斤鱼卵的苗种成活率从之前的100多万尾跃升至400万尾左右,足足翻了3倍,为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突破直接转化为养殖户的“收益增量”。沙扒镇养殖户廖余是新技术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从合作社买了0.8公斤银鼓鱼幼苗,成活率超过9成,培育标粗后卖了360多万尾健康鱼苗。成本才4000元,卖了十七八万元,远超预期!”银鼓鱼孵化的“逆袭”,是沙扒镇海水鱼苗产业崛起的缩影。据了解,目前海水鱼苗产业已成为沙扒镇特色支柱产业,这一成就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战略布局与精准施策。据介绍,阳西县高度重视海水种业发展,积极搭建“政企研”合作桥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养殖合作社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平台,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支撑。这种产学研一条龙模式,成功突破多项养殖技术难题,构建起“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完整循环生产链,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产业活力带来可观效益。数据显示,2024年沙扒海水种业年产值超6亿元,辐射带动周边近1000户养殖户增收,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发展格局。“看到养殖户赚钱,我们更有动力了。”林李泉表示,合作社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水种业迭代升级,聚焦特色种苗培育推广,让产业成果惠及更多养殖户。从鱼卵到鱼苗,从技术革新到产业升级,阳西县以海水种业为突破口深耕“海的文章”。这颗经科技赋能的海洋渔业“芯片”,正驱动当地海洋经济驶向蓝海,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书写蓝色篇章。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

水产头条君 企业认证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水产通上看到的,谢谢!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