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养殖与病害防治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1726 | 回复1 | 2020-3-23 22: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青蟹养殖技术要点
(一)养殖场地选择得当是成功的关键

1.水质及底质: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高潮区或高潮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盐度适宜范围8~26。

养殖塘主要理化指标: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毫克/升,氨氮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氢0.1毫克/升以下,化学耗氧量4毫克/升以下,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

2.水位和蟹池形状:池底以锅底形为好,挖中央沟和环沟,沟深0.5~1.0米、宽2~6米,沟滩面积比1∶3,沟渠与闸门相通。进水闸处安装过滤网、排水闸处安装防逃网。根据蟹的习性保持夏凉冬暖,池水保持在0.7~1.0米,最深可蓄水2米以上;池塘进排水便利。

3.防逃设施要完善:池塘的堤坝四周内侧设置油毛毡、塑片、水泥板、聚乙烯网片等防逃设施,高度为50厘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选择优良苗种


1.蟹苗来源有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主。自然海区苗种4~11月均有,夏季苗发汛期5月初~7月底,秋季苗发汛期8月中下旬~10月底。人工培育的苗一般在5~6月份。

2.质量要求人工培育的苗种大部分稚蟹变态为C4期后,规格5000只/千克以下,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甲壳宽10毫米。

3.苗种要选择浙江一带尤其是三门湾青蟹,具有“金爪绯钳、青背黄肚”鲜明特征,肉质细嫩、鲜美、有点甜。该蟹苗螯钳饱满,螯黄钳红,呈椭圆形,甲壳青绿且有光泽;而广东福建等南方青蟹苗则螯钳尖长,呈暗红色、长方形,甲壳缺少光泽且有花斑。一方面南方青蟹苗不适宜江浙一带养殖,尤其是冬季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无法正常越冬;另一方面该蟹养成品质不如浙江本地青蟹。

4.苗种放养前一定要严格进行药物浸泡处理,杀灭体表病菌。可以用“派尼均安”+“神农百果露”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该场青蟹放养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塘养青蟹冬季越冬准备要充分

1.先对越冬池进行消毒整理。尤其是老塘,最好是开挖新沟,因青蟹喜在新土开穴,这一方面有利于青蟹打较深洞入穴,另一方面让冬季暂养青蟹在较小范围穴居,便于管理捕捞。

2.要求入池青蟹肢体无伤、无残、无病。入池前用消毒液浸泡(如派尼均安+神农百果露)。控制入池时间在11月份下旬或12月初。放养密度4~6只/平方米为宜。

3.管理措施:控制水温在9℃以上,并以12℃为宜,盐度10~20,pH在7.8~8.5之间,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光线稍暗,忌强光刺激。

(四)饵料选择与品质

三门青蟹肉香味美,能创出品牌,主要与其饵料选择关系密切,以淡水螺蛳、牡蛎、兰蛤等贝壳类为主食辅以配合饲料,并不以传统的鲜活小杂鱼为主食投喂。这样一方面使残饵少,对保持池水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贝壳类饵料接近青蟹天然饵料,这对提高青蟹养殖品质非常有利,尤其是投喂淡水螺蛳与配合饲料,可减少海水类疾病传播。

(五)清池除害及疾病控制

在放养之前,要清除池内一切不利于青蟹生长和生存的因素。主要对象为:有机沉积物、有害生物及致病生物等。对于中华乌塘鳢等敌害鱼,清塘时要彻底,养殖每茬起捕后可用茶籽饼清塘一次,确保养殖安全。

疾病控制中除了清淤消毒外,平时不定期地使用光合细菌“活菌宝”等微生物制剂、沸石粉和天然水质改良剂“藻能源”。在每次出现混养虾类如对虾、脊尾白虾发病出现大批死亡情况下,要及时谨慎用药。

一方面用消毒剂“派尼酸碘”进行水体消毒,阻断细菌及病毒对青蟹的传播;
另一方面在饲料中添加生物抗菌制剂如“肠速康”(每100千克50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围塘青蟹养殖病害防治
   

以日常预防为主,每隔一个月用相关药物消毒水体,每隔一个时期在饵料中辅以药物加以预防。



以下对几种常见病害防治作一简要说明。
   
   (一)黄水病 症状:

病蟹消瘦,体色暗,关节膜处呈黄色或浊白色,或关节边缘发红(健康的关节部为蓝色),折断关节,可挤出浊白色的脓水,打开蟹盖,有浊白色组织液沉积,病蟹爬到塘堤或涂面上死亡。

该病在5月下旬~6月初、9~10月高发,死亡率达30%~80%。是由病原生物寄生感染,再经环境因素突变诱发的流行性疾病。目前尚未有最佳药物治疗。

主要预防措施有:

①  选择健康苗种;

②  容易发病季节饵料添加生物抗菌药物防治(如:免疫双抗精华液+肠速康);

③  控制水质,主要为盐度不宜变化过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白水病 症状:

蟹体消瘦,步足及内脏充满透明或白色液体,肌肉失去弹性,部分出现溃疡。该病在近年出现四季均发,有一定死亡率,对养殖户影响最大的是病蟹离水存活时间较短(3~4小时),商品率低。

该病是由病毒与病菌感染,再经环境因素突变诱发的流行性疾病。

主要防治措施有:

①定时更换新鲜海水;

②定期用生石灰25克/立方米或漂白粉2~3克/立方米消毒;

③发病期用0.5克/立方米“派尼酸碘”和0.3克/立方米溴氯海因交叉使用消毒水体3天;

④内服:100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双抗精华液”1瓶+“黄氏琼浆”1瓶+“福乐佳”100克。

(三)固着类纤毛虫病

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体表长黄绿色及棕色绒毛状物,使鳃部变黑或溃疡,病蟹食欲减退、生长停滞、不蜕壳。发病率90%、死亡率20%~30%。

病因是由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寄生引起,发病多在底质腐殖质多且老化的池塘。7~9月份水温越高,纤毛虫病的发生将越频繁。

主要防治方法:

①交换新水;

②全池泼洒“神农百果露”+“虫清1号”各1.2克/立方米,5天后再用一次;

④  全池泼洒0.2~0.3克/立方米“派尼酸碘”一次;

⑤  纤毛虫很多,可用1.2克/立方米硫酸锌泼洒一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四)花斑病

症状表现为背甲底部和螯足基部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螯足活动机能减退或脱落,剖开甲壳检查,鳃部可见辣椒籽般大小的浅褐色异物。病程长,死亡率高,仅次于黄水病。



发病原因是连续高温、水质不良、投喂变质饲料引起。发病季节为6~10月,高峰期6~7月。



主要防治措施:

①  换水;



②定期用生石灰25克/立方米消毒;



③发病的塘全池交替使用二溴海因0.2克/立方米、0.2~0.3克/立方米“派尼酸碘”,泼洒两天;



④100千克饲料中添加    “免疫双抗精华液”1瓶+“黄氏琼浆”1瓶+“金维康”1袋+“康恩诺”100克,连续投喂5~7天。



(五)黑鳃病

症状表现为病蟹行动迟缓,爬出水面,鳃呈黑色。发病原因是池底质败坏,饵料维生素缺乏。



主要防治措施:

①换水;



②  全池泼洒“派尼酸碘”+“神农百果露”,消毒水体3天;



③     100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双抗精华液”1瓶+“黄氏琼浆”1瓶+“金维康”1袋+“康恩诺”100克,连续投喂5~7天。



(六)蜕壳不遂症症状

青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进而导致死亡。后期成蟹常易发此病,原因有:①缺氧;②缺钙、甲壳素、脱壳素;③体质差。


   防治方法:

①  调节最适盐度,加大换水量;



②  放少量石灰;



③  饲料中添加钙质丰富的物质;



④ 添加脱壳素“微多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七)蟹奴

病蟹一般不致死亡,但体形消瘦,严重者有特殊味道而不能食用。蟹奴属蔓足类动物,雌雄同体,体柔软而呈椭圆囊状,褐色,常寄生在蟹腹部,吸取蟹体营养。



防治方法:

①  选择苗种时应把蟹奴剔除,可用消毒液浸泡;



②  暂养前严格清池,通常用漂白粉等药物可杀灭池内蟹奴;



③ 经常检查蟹体,发现病蟹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泼洒全池清除。
   
   (八)青蟹出洞并发症

该病主要出现在早春,蟹行动迟缓,体形消瘦。有一定死亡率,主要原因为气温极不稳定,对一些沙石底质的养殖塘,经过一个冬季养殖,青蟹体质较弱造成。



防治方法:

①  饲养塘尽量减少塘内其他品种如脊尾白虾起捕次数,保持水位稳定,水质清新;



②投喂一些优质新鲜饲料,拌喂“免疫双抗精华液”,增强青蟹抗病能力;



②  出现死亡后应及时捞出,并用“底卫士”每亩200克拌沙全池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1克/立方米“藻能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九)青蟹抖抖病(颤抖病)症状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至不吃食;鳃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



在疾病的后期常继发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与弧菌,使病情更加恶化,肝胰脏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肌肉萎缩、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青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由病毒感染引起,营养、水质不良是诱发因素。发病在5~10月份,是严重危害青蟹养殖的一种疾病。



治疗方法:

①病蟹体表有寄生虫,应先杀灭体外寄生虫(固着类纤毛虫);



②生石灰25克/立方米或海因消毒剂0.2克/立方米进行全池泼洒预防;



③同时内服“肠速康”,用量为每天每100千克蟹体重10克,连用3天,可预防该病的发生;



④已发病的池塘采取“派尼酸碘”连续消毒3天,内服100千克饲料中添加 “免疫双抗精华液”1瓶+“黄氏琼浆”1瓶+“金维康”1袋+“康恩诺”100克,连续投喂5~7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老妖 | 2020-6-13 18:3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青蟹偷死肚子下三角发黑是什么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