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为您详解池塘中的温度与分层

[复制链接]
查看337 | 回复0 | 2020-5-26 07: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池塘中的水温与太阳辐射和气温有关。水温密切地跟随着气温。所以,水温一般可以根据季节和地理位置来预测。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给定位置某一特定期间的气温可能偏离常规,水温也可能偏离。



水的持热能力很大。水的比热是统一的,即1克水升高1度需要1卡的热量。当光线穿过水体时太阳能量被吸收,水被加热。

光能随深度按指数的形式被吸收,所以多数热量在水的上层被吸收。

尤其是在池塘里,由于溶解的有机物质和颗粒物质的浓度高,相对于浑浊度较低的水体来说,浑浊度高的水体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吸收。

热从上层水体向下层水体的转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风的混合作用。

水的密度与水的温度有关。由于接近水体表面的热吸收更快,以及暖和的水的密度比冷水小,池塘和湖泊会形成热分层。

当上层和下层水体的密度差大到风力不能将它们混合时就出现分层。

概括来说,在春季解冻后和冬季末,在没有冰覆盖的湖泊或池塘,水柱的温度相对均匀。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尽管热在水面被吸收,但风的混合作用没有阻力,整个水柱循环并升温。

随着春季的推移,表层水体受热的速度大于通过风力的混合作用将热由上层向下层扩散的速度,最终导致上层的水体比下层的水体暖和得多。

而且风速往往随着天气的暖和而下降,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将两层水体混合。上层称为变温层,下层称为均温层。

在变温层和均温层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异显著的水层被称为变相层。不过,更常用“跃温层”来描述中间层。

在湖泊方面,跃温层被定义为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下降的速度至少1℃╱米的水层。跃温层在水面下的深度则随着天气条件而变动。

但大多数湖泊在秋季到来之前分层不会消失。

在秋季期间,气温下降,表层水体的热散失到空气中,最终上下层之间的密度差下降到风力的混合作用引起整个湖泊的水体循环并使分层消失。

水产养殖的池塘更浅、更浑浊,更能抵抗风力,而且表面积比湖泊小。

常规温水池塘的平均深度很少超过2米,面积很少大于几公顷。

然而,在无风、阳光充足的日子里,由于浑浊条件导致表层水迅速升温,即使是非常浅的池塘也会形成显著的温度分层。

跃温层的传统定义对池塘并不适用,因为甚至在冬天,温度梯度往往超过1℃╱米水深。

在池塘温度分层期间,跃温层的温度变化最大,所以很容易辨认。

分层的稳定性是由将整个水体混合至温度一致所需要的能量而决定的,所需能量越大,分层越稳定。
水产养殖的池塘往往相对比较小而浅,分层不像大水体那么稳定。

强风可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导致完全对流,或冷而大的降雨进入暖和的变温层引起对流使分层消失。

由于浮游生物藻华的消失导致加热层变深也会引起完全混合。

水体分层是池塘诸多问题的主要根源:

分层导致水体底层还原物质所形成的氧债积累,如果氧债所需要的氧气大于水体溶解氧的总和。

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消层,将导致整个池塘无完全缺氧而全军覆没,如果这种消层是由降雨引起的,俗称“白撞雨”;

分层导致底层有毒物质产生,引起养殖动物慢性或急性中毒,对虾的偷死可能与底层有毒物质有关;

分层导致溶解氧低的底层水体中大量病原微生物生长,是导致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分层导致植物营养素得不到及时周转,不能回到上层供透光层的浮游植物生长,是导致浮游植物老化的重要因素;

分层同时也是导致蓝藻暴发的重要因素。

因此,池塘水体上下温差的管理是水质管理、病害预防、生态稳定的关键。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