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底部缺氧的罪魁祸首原来竟是这样!

[复制链接]
查看664 | 回复0 | 2021-3-7 1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养殖鱼虾的都知道“一次缺氧,三天不长,三次缺氧、终身不长”。池塘缺氧会对对虾的生理机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之成为永远长不大的“铁虾”,另外池塘缺氧会引起池塘底部弧菌大量繁殖,水体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都是造成对虾发病生病的诱因,因此,想要养殖成功,一定要注意池塘溶氧、尤其是底部溶氧。

在养殖过程中,引起水体缺氧的最大的元凶就是水体分层,那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他的发生呢,今天就帮大家一步一步的说清楚。

一、光照引起溶氧的上下分层、池塘溶氧分布不均
养殖水体从溶氧层面分为富氧层、耗氧层及氧债区。太阳光的辐射一方面被水中溶解的有机物质、颗粒物质和水吸引转化为热能,使水温升高;另一方面光能在光合作用中被藻类利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体无机营养盐类,合成碳水化合物,即藻类自身得到增殖,此过程中产生氧气。上表水层的光照层,由于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大量产生氧气,属于氧气净生产区,称作富氧层;水体中下水层的无光层,消耗氧气的呼吸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属于氧气消耗区,称作耗氧层。底层沉积物厌氧分解产生大量还原物质,缺氧负债为氧债区。因此塘的溶氧呈上层高底部底的状态。
在池塘底部,残饵排泄物和动植物尸骸这些池塘主要的耗氧因子,若悬浮在水中进行分解过程称作水呼吸,但大部分絮凝沉淀到池底,成为沉积物(淤泥)。由于底层长期处于缺氧状况,所以池底有机沉积物大多进行厌氧分解,其分解产物都是大量耗氧的还原物质,这些还原物质一旦遇氧将迅速消耗氧气,而且这些还原物质中许多还是对养殖动物有直接毒害作用的物质,如硫化氢、甲烷、亚硝酸盐等,这些有害产物的积累,对习性本就是底栖的南美白对虾来说更是不利。
1615093640501456_361.png
长期如此,一旦遇到不利天气,如暴雨降温天气致使水体上表层与下底层被动交流,而底层还原物质的耗氧量大于养殖水体的溶氧量,整个水体溶氧可能会瞬间被耗尽,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就将可能全军覆没。

二、温度引起水体的上下分层,水体无对流引起缺氧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水温因素形成的池塘水体上下分层非常明显,上层水温高密度小,下层水温低密度大,这是水体自然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在自然状况下一般是不容易被打破的。养殖水体一般是表层溶氧大于底层溶氧,水体分层以后不利于水体的对流,溶氧不能够交换,表层较高的溶氧不能到池塘底部,这种温度引起的水体分层也是引起溶氧分层的原因、虽然我们检测池塘表层溶氧较高,但是底部依然缺氧。

由于水温分成层的现像、上层水体与下层水体很难对流、上层饱和的溶氧不能及时交流到下层而逸出到空气中,造成溶氧极大浪费,这也就是我们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上下搅动水体让水体对流的原因。

三、那有什么办法能够防止以上一系列连锁现象的发生吗?今天教大家。
1、加大日换水量,池塘水位不要太深

逐渐加大换水量,日换水增加10%~15%,换水的增加可以有效的降低池塘表层水体温度,是上下层水体的温差不易过大,同时水位不易过深,一般以1.2-1.5米为宜,最高不超过2米,这样可以使整个池塘的水温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池塘水温的分层。

2、开启增氧机,人工增加池塘水体对流
在夏季高温正午开增氧机的作用并不是为了增氧,正午时表层水体上升较快,此时开启增氧机是使到水体上下对流,让上下层水溶解氧温度分布均匀,同时水体的流动是为了营造类似天然水体的环境,有利于虾的生长。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