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育苗的几个关键点

[复制链接]
查看1962 | 回复0 | 2021-5-8 17: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好的蟹苗是河蟹养殖成功的基础,但近两年河蟹蟹苗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自己育苗,自己育苗不但质量有保证,也极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不过也有很多客户育苗存在产量低、老头蟹多、中期损蟹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培育出好的蟹苗,以下为大家梳理了江苏临泽地区育苗的几个关键点。





一、育苗池塘

1、河蟹育苗池塘不宜过大,面积尽量小于10亩,平均水深为1~1.2米最好,同时增氧能力要强,溶氧决定产量,增氧能力越强,产量相对就越高,建议微孔增氧和水车增氧配合使用。
1620466404341504_831.png
2、池塘进排水要方便快捷,河蟹分塘取苗时,需多次过水,蟹苗应激较大,进排水越快,取苗时间就越短,蟹苗的质量相对也就越好。



3、 选择地势较高的池塘进行育苗,根据多年调查及总结,发现池塘地势越高,育苗难度相对就越低,产量也相对越高。





二、大眼幼体的选择

1、选择规格为3-8万尾/斤且同期产出的大眼幼体进行投放,投放密度为3-5斤/亩不等,可根据池塘条件,适当增加或减少。有些客户图省事,母蟹不转塘,塘里大眼幼体大小不均匀,导致仔蟹大小不均匀,自残率较高。



2、选择体色一致的大眼幼体,淡黄色最好,体色深浅不一、无光泽的花苗成活率一般都很低。
1620466449495555_12.png
3、选择活动能力较强的大眼幼体,放在手中能迅速爬开的为好苗,后期成活率也会比较高。





三、水草管理

由于苗塘密度高,喂料多,底质差,底层溶氧低,高温期伊乐藻极易腐烂,败坏水质,加重缺氧,产生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造成损苗,建议栽种水草以水花生为主,可适当搭配大头翁和轮叶黑藻。苗塘中最大的天敌为残存蟹苗,同时水花生易带鱼卵或者龙虾卵,因此在种植水花生后,使用漂白粉300斤/亩进行泡塘,彻底清除蟹苗及野杂。水花生种植稀疏要适宜,并且要经常翻动,留出通风沟,防止蟹苗大小不均和老头蟹增多。
1620466468201672_696.png
四、底质水质管理

由于蟹苗塘水草以水花生为主,水体自净能力较差,加上苗种密度高,投喂量大,池塘底质极差,易导致水体浑浊,需要经常使用“底居安”+“底加氧”进行改底,防止亚硝酸盐过高,避免损苗,同时使用“利生多”,加速池塘氮循环,防止高温期蓝藻暴发。





五、饵料选择和使用

河蟹大眼幼体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为食,放苗前三天使用“利饵多”(3亩/包)培虫,放苗后连续七天使用“利饵多”(3亩/包)+“利苗多”(10亩/包)为大眼幼体提供饵料。仔蟹转料时,“利苗多”与饲料按1:5的比例投喂,10月1日以后,塘里尽量投放螺蛳,100斤/亩即可,冬天只要池塘不封冰,就不要停料,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来源。每天查看料台,避免由于饲料不足造成水浑或投喂过多导致水质污染等问题。





六、日常管理

在大眼幼体放入池塘后增氧机昼夜不停,大眼幼体变成仔蟹后,增氧机夜间不停,白天视情况打开。河蟹养殖过程中蜕壳次数可达10次,对水质要求较高,需经常使用“碧水安”解毒,保证良好的水体环境,使用“活力钙”或“硬水莱”提高水体硬度,提高河蟹蜕壳成活率,经常使用“底加氧”改底,减少池塘污染,提高底层溶氧,降低亚硝酸盐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纤毛虫。





七、取苗

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多放笼,地笼只要不重叠,越多越好,缩短取苗时长,取苗时尽量使用新地笼,另外根据池塘情况,投放的地笼越长越好,地笼越长,地笼里蟹苗的密度就越低,残爪、磨爪的蟹苗就越少。刚开始取蟹苗时,老头蟹会比较多,随着取苗时间的增加,蟹苗数量减少,取苗难度增大,可以多次过水,晒塘过水抓苗。



细节决定成败,关注蟹苗培育,是提高养殖成功率最快的捷径。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